洪灏最新交流:人民币周期低点已过,美股会先创新高再下行
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5.25%-5.5%,为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资料图)
就在昨天(7月26日)由思睿集团主办的《全球变局下的资产配置》线上路演,首席经济学家洪灏还谈到了对美联储加息的看法:
“通胀已经阶段性见顶,在本月底,美联储要做议息的决议,可能再加一次,或者说决定不加了,加息的周期慢慢进入尾声,长端利率和短端利率同时下行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在本次交流中洪灏少有的谈到了对欧洲经济的看法,他表示欧洲宏观情况比大家想象的要好一点。
而新兴市场中,洪灏则认为日本的股票还是很便宜,而印度和越南也很有潜力。
此外,对于中国经济的复苏洪灏直言不需要悲观。
“如果美联储从紧到松,或者说从紧到不那么紧,这是一个边际的变化,有利于市场。同时中国将要出政策,虽然政策在路上,我们没有看到,但它肯定会帮助经济的。
情况在边际转好,并没有边际转差,为什么要悲观?”
同时,洪灏还表示,未来看好高科技、生物医药、高端消费的中长期机会,但他强调还是应该把专业的事情交给职业管理人去做。
以下是洪灏的最新观点:
“衰退本身不可怕,不衰退才可怕,因为不衰退,系统没有办法出清。”
“虽然传统信贷机构不愿意借钱,但还有影子银行在不断创造新的信贷,这就是美国在这个阶段没有进入衰退最根本的原因。”
“(企业盈利)本身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指标,但仅仅关注这个指标并不能告诉我们一些很前瞻的东西。”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座桥就不复存在了,路走的人太多它就没了,股票买的人多就贵了,所以大家一起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做。
在现在的市场里,我们必须要知道逆谁的思维,谁是共识。”
“高科技和生物医药,还有高端的消费,这些都是长期增长会好于市场的。”
“印度、越南从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体量来说,都有能力去成为中国的补充,但不能叫替代品。”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本场交流的重点内容,分享给大家:
衰退本身不可怕,不衰退才可怕
问:近期大家最关心美国“RIP”的情况,也就是Recession(经济衰退)、Interest rate(利率)、inflation(通货膨胀),以及Q2的Profit(企业盈利)。
大家都说美国大概率是从“衰退”变成“走过衰退”,你是怎么看的?
洪灏:的确,如果看美债的收益率曲线,基本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挂。
一般来说从倒挂到实际进入衰退一般是6-18个月。上一次倒挂首先出现在大概12个月之前,所以现在逐渐地向衰退靠近。
在我看来,现在去说衰退其实是一个非常安全的事情。
因为无论用什么指标,都会看到我们处于经济周期的晚期。
经济周期是有轮回的。
衰退本身不可怕,不衰退才可怕,因为不衰退,系统没有办法出清。
很多人希望我们不要衰退,其实不是的。
因为衰退的时候,很多银行账本上的坏账会被清洗掉,这样才能孕育下一个周期的生机。
而且现在不衰退,我们做资产配置也很头疼,因为如果看清楚了衰退一步到位,我们就可以按照形势的发展去决策,因为不确定性已经消除了。
但现在迟迟不衰退,反而造成了大家决策上的迟疑,(因为有)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
就像标普指数在4500点这样一个接近历史高位的区间,是否反映了衰退能够带来的经济损失,还有市场的下行等等,我相信肯定是没有的。
但是,现在最难说的就是衰退的时机在哪里,因为6-18个月,是一个很大的范畴。
而且这次的经济周期其实没什么不一样,只是它的韧性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它的剧情是按照剧本按部就班的展开。
首先是美联储加息,然后信贷紧缩,如果用一个单因子模型倒推,衰退的概率是100%。
但这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美国的非银系统高度发达,或者说影子银行的系统高度发达,导致美国信贷只有30%是通过银行产生的,剩下的是通过影子银行的信贷产生。
而影子银行的信贷跟其他的风险指标更相关。
所以,虽然传统信贷机构不愿意借钱,但还有影子银行在不断创造新的信贷,这就是美国在这个阶段没有进入衰退最根本的原因。
长端利率和短端利率同时下行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问:按照最新的美国经济数据判断,利率的趋势是怎么样的?
洪灏:首先,最近核心通胀下了三字头,当然更多是基数的原因,在这个数据出来之后,市场得到了提振,觉得通胀见顶了。
见顶之后我们会看到2年债和10年债的收益率也应该见顶,所以现在2年债大约在4.8%左右,10年在3.9%左右。
很明显,这至少是一个区域性的顶部。
因为通胀已经阶段性见顶,所以在本月底,美联储要做议息的决议,可能再加一次息,加息的周期慢慢进入尾声。
这样一来,长端利率和短端利率同时下行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企业盈利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指标,也是一个滞后的指标
问:企业盈利对美国市场有什么影响?
洪灏:企业盈利其实是一个滞后的指标,比如说裁人的时候已经是经济衰退了。
我们在做因子选择的时候,要建立一个组合,选择一篮子的股票去买,“盈利超预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
从整个市场来看,尤其是科技板块这么强的盈利,很难想象(企业)盈利自身因为不及预期,甚至负增长,导致经济衰退。
盈利虽然是季报,但也要这个季度结束之后两个月左右才能看到,所以等我们看到的时候有点太迟了。
所以,它(企业盈利)本身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指标,但仅仅关注这个指标并不能告诉我们一些很前瞻的东西。
美股先创新高再下行
问:对于美股的看法是怎么样?
洪灏:先创新高再下行。
因为如果长端利率下行,这些成长型公司的估值扩张,一定会拉动指数往上走。
这些公司当然很好,但并不是说它们变得更好了,只是宏观因子发生了变化,导致市场价格发生了变化。
同时由于利率下行,大家觉得货币条件变宽松,投机性的买这些公司,这也会导致它的股票继续往上,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
看基本面的朋友就会觉得很割裂,股票往上升,但基本面好像不怎么样,甚至加速下行。
所以我相信它可能是先上再下。
欧洲宏观情况比大家想象得要好
问:现在欧洲的宏观情况怎么样了?
洪灏:欧洲宏观情况的确比大家想象得要好一点。
第一,欧美都是服务型的经济,但因为(中国)产业链的转移,产生了一个新的供应链,所以(欧洲)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下降,这给了欧洲工人很多机会。
本来这些东西都是在中国很便宜地造出来,现在给了美国人、墨西哥人、东南亚、印度机会。
本来中国这个供应中心体量是很大的,现在把它拆下来给几个不同的中心,让每个中心都有了机会。
第二,欧洲通胀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见顶回落的势头。
但欧央行的货币周期晚于美联储周期4-6个月,所以我们会看到震荡之后,通胀见顶回落,欧央行停止紧缩,出现类似美国的行情。
情况在边际转好,并没有边际转差,不需要悲观
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出现新政策,节奏力度会是什么情况?
洪灏:二季度经济数据不尽人意,GDP是6.3%的增长,这些情况都告诉我们,经济现在要复苏,并不是说周期到了这个节点,自然就复苏了,没有那么简单。
我经常讲的一句话,“中国央行决定经济周期的起伏,美联储决定全球的流动性”。
我们现在处于这样一个节点,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政策,按照历史规律来看,到了现在应该会出政策,但是没有,显示出政策定力还是非常充足的。
现阶段做经济决策,边际成本是非常高的,一个刺激政策能够带来的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我们才会去做。
现在市场上绝大部分人所倡导的刺激政策,无非就是三件套——降准、降息、搞基建。如果二季度没有基建,中国经济的增长可能就没有这么强。
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政府)会出一个什么样的政策,时间点在什么时候,这些都是很难把握的。
但如果美联储从紧到松,或者说从紧到不那么紧,这是一个边际的变化,有利于市场。同时中国将要出政策,虽然政策在路上,我们没有看到,但它肯定会帮助经济的。
情况在边际转好,并没有边际转差,那为什么要悲观?
一些“市场共识”的板块已经变得拥挤
问:最近我看到很多海外的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开始在加配中国,这样看来,我觉得逆向思维还是非常重要的。
洪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座桥就不复存在了,路走的人太多它就没了,股票买的人多就贵了,所以大家一起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做。
在现在的市场里,我们必须要知道逆谁的思维,谁是共识。
虽然我们在影响市场观点的形成,但我们绝对不是共识。
市场的共识是我们要投一些中国市场里头的(板块),我不点名,但是这些板块其实非常拥挤。
在这么拥挤的赛道里不是说没有机会,而是说你要挑(的话)就要非常小心,挑好的东西就很难,因为所有人都在挑。
中长期看好高科技、生物医药和高端消费
问:举几个你比较乐观、有中长期机会,也会投资的板块。
洪灏:高科技和生物医药,还有高端消费,这些都是长期增长会好于市场的。
这些东西其实大家都知道。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要把自己的业余时间花在这么专业的问题上,还是交给职业管理人去做这个事情。
而对于职业管理人来说,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好的行业里,精选一些最能表达他们未来增长的个股。
英伟达为什么涨成这样,可不就是因为只有他能做GPU,护城河非常高。
日本的股票还是很便宜,印度和越南也有潜力
问:对于印度、日本、越南这些新兴市场,从宏观面或者投资面,有什么可以给大家分享的吗?
洪灏:日本的行情是可以继续的,最近涨得太猛了,它可能会回调一下,然后再涨。日本的家庭是低配日本股票的,它们只有10%的配置在日本的股票上,所以这波绝对是老外买下来的。
我们看到日本的股票还是10倍左右的PE,非常便宜。
同时,经过了“失去的30年”,现在才发现人家是卧薪尝胆。
他们埋头苦干,是在进行结构性改革,这其实也让这一轮日本复苏(出现了)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的通胀的确是起来了。
我相信日本央行很可能会放弃它多年的零利率、负利率政策,宏观经济从阴极转到阳极,这是好的转变。
所以,现在的日本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印度和越南创新高,越南已经下来了一点,但印度还是在创新高。
如果有中国以外的新的产业链的崛起,这两个国家从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体量来说,都有足够的能力去成为中国的补充,不能叫替代品。
对人民币走势没必要太悲观
问:对人民币现在是怎么样的看法?
洪灏:我相信最近7.3左右的这个位置,应该就是一个周期的低点了。如果没有强制这些政策出台,它可能也不会有大幅的升值,那它可能就在7、6.9左右。
但是很明显这一轮的低点已经离开了,而且汇率是一个加杠杆的对周期的反应,所以汇率的掉头,也隐含了市场对政策、对经济的前景预期。
就从汇率走势来解读,人民币12个月的远期点位其实已经触点回暖,很多人还沉浸在一片悲哀声中,其实没有必要,不用太悲观。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
标签:
文化和艺术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篇文章告诉你
2022-09-22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2022-03-21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2022-03-21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2022-03-21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03-21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2022-03-21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2022-03-21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2022-03-21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2022-03-21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多层次高频调度 1至2月河北省工业运行先行指标稳中有增
以车路协同为基础 智能交通推动城市交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人才短板成为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通过技术手段整合调配供给资源 家政行业不断提质扩容
强化产业链深层次合作 加强重大装备国产化“一条龙”模式构建
如何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减税降费获得感?
探索建设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有哪些积极意义?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缓缴税费政策有哪些积极意义?
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需注意辨别谨慎消费
将“走出去”变“请进来” 西安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作用不断得到增强
厦门应如何融入“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发展大局?
江苏省如何不断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建设一体化的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天津职业人群保障加强
潜力持续释放 1—2月乡村消费品市场恢复略好于城镇
直接对接社会化服务 楼宇调解室将整体提升青岛劳动争议水平
成功化解纠纷11.47万件 银保监会服务质量日趋提高
春雷响百虫出 惊蛰文化在其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
青绿山水画在古代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地位?
开播即爆款 “文化类节目收视率低”这一固有印象被推翻
- 涵盖了109件真迹作品 凯斯·哈林展览将持续至6月13日
- 带有一点自信的自嘲 “隔路”是另一种味道的“凡尔赛”
- 与文渊阁前后呼应 “何以中国”特展隆重致敬文化大成
- 严重者可造成暂时性失明 享受冰雪运动要注意眼睛的健康防护
- 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选购牛奶时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 网课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怎么办?八问八答回应广大家长关切
- 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刺激 “倒春寒”期间老人该如何做?
- 青少年患者睡眠问题日趋增加 9条建议为孩子助眠
- 我国肥胖人群正逐年递增 不良饮食习惯是重要诱因
- 如何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这份耳部和听力保健小贴士请收好
- 强化住房限购措施 西安限购限售范围进一步扩大
- 多种方式增加供给 进一步降低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居住成本
- 预计9月下旬海口可实现安居房申请网上办理
- 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升级 8月百城二手房市场均价止涨转跌
- 8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依然保持平稳 环比微涨0.2%
- 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 今年全国楼市调控刷新历史纪录
- 西安第二批集中供地中28宗为现场拍卖方式出让
- 细分化需求得到释放 房屋居住的属性越发凸显
- 佛山顺德龙江近日挂牌商住地起拍价约19.88亿元
- 青岛市4宗地竞品质抽签结果出炉 地溢价均约15%
- 坚持政策支持、多方参与 浙江版保障性租赁住房明确新增比例目标
- 简化审批流程 武汉将实现房源申请配租全程网上办
- 追剧为何上瘾?你追的不是剧,而是及时满足的快感
- 11月谣言在“身边”,别信这些无稽之谈
- 不会融化的“果冻冰块”研制成功 有望改变食物冷藏方式
- 对症下药“十年痼疾”,“茶博士”帮老茶园重焕生机
- 既促进生产又保护生态他用古代农耕智慧造福现代农业
- 老人被野猪咬伤 打猎者赔了5万多
- 老鼠油治烫伤致孩子进ICU 害人偏方为何被奉为灵丹妙药
- “逆行”考研=集体滑落?这结论该慎下
- 试行“家长学校”“持证上岗”?可以引导但不宜“法外加槛”
- “布鞋奶奶”走了 曾亲自给部队子弟兵送鞋40年
- 北京道路停车支持ETC无感支付
- 北京五道口增设行人信号灯四面全绿时段
- “法不责众”不是健走团“占道”的护身符
- 北京:建议研考考生考前14天在京备考
- 北京市2022年民生实事邀市民投票
- 将“干部”当店名 这个口子不能开
- 北京:242辆京牌小客车参加司法处置
- 吸氢气就能抗癌又防衰?最新“科学”流言榜发布
- 北京:保障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获较高认可
- 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艾滋病,我想和你聊聊
- 故宫博物院2022年年票紧急停售 恢复销售时间将另行公告
- 云南磨憨边检站中老边境缴毒逾4公斤
- 内蒙古满洲里公布55例本土确诊病例行动轨迹
- 满洲里高风险地区增至6个 中国内地新冠疫苗接种超25亿剂次
- 广州长隆举办“猿猴特展” 稀有“夜猴”首秀
- 四川绵竹首次拍摄到野生大熊猫标记行为 划定领地或吸引异性
- 福建福州海警局利用无人机成功查获一起非法采矿案
- 北京海关今年已查获2700余批次涉嫌侵权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