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身体验:杭州地铁有“强弱冷”车厢了,市民这样评价……|每日信息
杭州新闻讯 最新消息,杭州地铁已开启“夏季空调模式”,列车头尾2节车厢目标温度设置在26℃,其余中部车厢目标温度设置在24℃-25℃。后续杭州地铁会在全线网陆续完善“强冷”“弱冷”车厢标识标牌的张贴,方便乘客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资料图】
28日下午,记者来到地铁武林广场站实地体验地铁车厢温度调整,也采访了一些市民,看看他们对于杭州地铁“冷暖车厢”的看法。
有人选择“强冷”有人选择“弱冷”
市民点赞:“蛮人性化的”
现场一对情侣正在查询地铁线路,他们告诉记者,对于地铁车厢的温度他们一直觉得还蛮舒适的。“除了有时候外面逛一圈再来坐地铁,会觉得比较热一些。”男生小方说,“如果现在车厢有温度区别了,到时候可以专门去比较凉的车厢了。”
坐在一边候车的胡女士,身上穿着防晒服,戴着防晒帽,捂得蛮严实,她和情侣的感受不同,日常她上下班都是乘坐1号线,她告诉记者:“我觉得1号线特别凉,出风口风比较大,我平常出门上班一般都会在包里多带一件衣服,进站了就穿上,有时候站得离出风口近的话,地铁运行起来还有‘穿堂风’,我还会多戴一个帽子。”听说现在有弱冷车厢了,胡女士点赞:“那我以后妥妥地选择去两头的弱冷车厢。杭州地铁蛮人性化的,日常乘坐体验感也很好,一直比较干净的。如果以后风速能再低一些就更好啦!”
候车的人群里,记者捕捉到一个刚从1号线下来满头大汗的男生小陈。“夏天太热了,平常我就出汗比较多的。”小陈平常坐2号线来往城西和萧山比较多,“我坐地铁进去前全身都是汗,进去后坐下来汗更多了。车厢人比较多,人挤人下班的时候感觉就比较闷热了。不知道其他人感觉怎么样,我当然是希望地铁车厢温度能低一些啦,以后我应该会去中间的‘强冷’车厢了。对我们这种怕热的人挺友好的。”
推着婴儿车的沈女士,对于地铁车厢冷热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车厢冷热的体验感取决于你是从哪里进来的。“如果你从大热天的室外进来,肯定觉得特别热。要是刚从凉快的车里,一下就进站了,夏天可能觉得车里还挺舒服。”
平常带孩子出门,她也很少会多带一件衣服:“其实很多老人家带娃,可能会给孩子捂得很严实,怕冻着。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排汗。孩子只要恒温下面,就不会着凉的。”沈女士在家里一年四季都会开空调,一般都维持在25℃。
对于地铁新推出的强弱冷车厢,她倒是觉得没那么计较。“就像我们带孩子推婴儿车的,从无障碍电梯下来,都会就地等车,也不会注意这么多细节。平常我带孩子经常坐地铁出行的,其实杭州地铁温度还蛮舒适的,只要不要太热就好。”
现场体验“强弱冷”车厢温差不大
“强冷”待久了体感更凉一些
记者乘坐地铁3号线体验发现,站在站台候车时,头顶就会有风口出冷风,风力还挺强劲,帮助人体散热。
记者随机体验选择了中间的第4节车厢上车。上车时,空调的风不大,门刚关上时略微有些闷。等车启动后,车厢内隐隐会有一些穿堂风,一下就觉得空气流通,凉快下来,这节车厢已经调整为“强冷”,实际坐车体感和家里开25-26℃空调差不多。
记者从第4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感觉温度差别不大,甚至最后一节车厢的穿堂风还大一些,也挺凉快的。记者各在“强冷”“弱冷”车厢,坐了三四个站后,才能体验出一些温度的差别了。弱冷车厢大概是家里开27℃空调的感觉,强冷待久了则体感更凉快一些。
车厢里的黄阿姨告诉我们,对于冷暖车厢,她好像感觉不太出来。乘车体验来说,平常她一般会选人比较少的车厢,除了有位置以外,车厢人比较少的感觉就不会太闷:“其实冷热我感觉不是很明显,反而是人越少的车里呼吸也比较舒服一些,这个比较重要。”
现场站务人员告诉我们:“最近天热了,站内和车厢温度变化也是有的,如果对乘车温度体验有所建议,乘客可以通过地铁热线电话反应。”
此外,记者从杭州地铁了解到,由于部分线路列车反复行驶穿梭于地下、地面、高架等各种环境中,不同条件下,环境温度动态变化,各不相同。同时,列车空调还受到停站开关门内外冷热气流频繁交换、高低峰客流人员密度变化、长短途乘客体感和需求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温度调节控制显著区别于民用空调,相对复杂。因此,车厢内空调温度并非一直处于恒定状态。杭州地铁将尽最大努力改善广大乘客乘车体验,希望广大乘客理解支持。
来源:杭州新闻作者:记者 李俪标签:
文化和艺术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篇文章告诉你
2022-09-22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2022-03-21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2022-03-21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2022-03-21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03-21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2022-03-21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2022-03-21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2022-03-21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2022-03-21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多层次高频调度 1至2月河北省工业运行先行指标稳中有增
以车路协同为基础 智能交通推动城市交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人才短板成为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通过技术手段整合调配供给资源 家政行业不断提质扩容
强化产业链深层次合作 加强重大装备国产化“一条龙”模式构建
如何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减税降费获得感?
探索建设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有哪些积极意义?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缓缴税费政策有哪些积极意义?
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需注意辨别谨慎消费
将“走出去”变“请进来” 西安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作用不断得到增强
厦门应如何融入“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发展大局?
江苏省如何不断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建设一体化的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天津职业人群保障加强
潜力持续释放 1—2月乡村消费品市场恢复略好于城镇
直接对接社会化服务 楼宇调解室将整体提升青岛劳动争议水平
成功化解纠纷11.47万件 银保监会服务质量日趋提高
春雷响百虫出 惊蛰文化在其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
青绿山水画在古代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地位?
开播即爆款 “文化类节目收视率低”这一固有印象被推翻
- 涵盖了109件真迹作品 凯斯·哈林展览将持续至6月13日
- 带有一点自信的自嘲 “隔路”是另一种味道的“凡尔赛”
- 与文渊阁前后呼应 “何以中国”特展隆重致敬文化大成
- 严重者可造成暂时性失明 享受冰雪运动要注意眼睛的健康防护
- 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选购牛奶时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 网课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怎么办?八问八答回应广大家长关切
- 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刺激 “倒春寒”期间老人该如何做?
- 青少年患者睡眠问题日趋增加 9条建议为孩子助眠
- 我国肥胖人群正逐年递增 不良饮食习惯是重要诱因
- 如何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这份耳部和听力保健小贴士请收好
- 强化住房限购措施 西安限购限售范围进一步扩大
- 多种方式增加供给 进一步降低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居住成本
- 预计9月下旬海口可实现安居房申请网上办理
- 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升级 8月百城二手房市场均价止涨转跌
- 8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依然保持平稳 环比微涨0.2%
- 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 今年全国楼市调控刷新历史纪录
- 西安第二批集中供地中28宗为现场拍卖方式出让
- 细分化需求得到释放 房屋居住的属性越发凸显
- 佛山顺德龙江近日挂牌商住地起拍价约19.88亿元
- 青岛市4宗地竞品质抽签结果出炉 地溢价均约15%
- 坚持政策支持、多方参与 浙江版保障性租赁住房明确新增比例目标
- 简化审批流程 武汉将实现房源申请配租全程网上办
- 追剧为何上瘾?你追的不是剧,而是及时满足的快感
- 11月谣言在“身边”,别信这些无稽之谈
- 不会融化的“果冻冰块”研制成功 有望改变食物冷藏方式
- 对症下药“十年痼疾”,“茶博士”帮老茶园重焕生机
- 既促进生产又保护生态他用古代农耕智慧造福现代农业
- 老人被野猪咬伤 打猎者赔了5万多
- 老鼠油治烫伤致孩子进ICU 害人偏方为何被奉为灵丹妙药
- “逆行”考研=集体滑落?这结论该慎下
- 试行“家长学校”“持证上岗”?可以引导但不宜“法外加槛”
- “布鞋奶奶”走了 曾亲自给部队子弟兵送鞋40年
- 北京道路停车支持ETC无感支付
- 北京五道口增设行人信号灯四面全绿时段
- “法不责众”不是健走团“占道”的护身符
- 北京:建议研考考生考前14天在京备考
- 北京市2022年民生实事邀市民投票
- 将“干部”当店名 这个口子不能开
- 北京:242辆京牌小客车参加司法处置
- 吸氢气就能抗癌又防衰?最新“科学”流言榜发布
- 北京:保障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获较高认可
- 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艾滋病,我想和你聊聊
- 故宫博物院2022年年票紧急停售 恢复销售时间将另行公告
- 云南磨憨边检站中老边境缴毒逾4公斤
- 内蒙古满洲里公布55例本土确诊病例行动轨迹
- 满洲里高风险地区增至6个 中国内地新冠疫苗接种超25亿剂次
- 广州长隆举办“猿猴特展” 稀有“夜猴”首秀
- 四川绵竹首次拍摄到野生大熊猫标记行为 划定领地或吸引异性
- 福建福州海警局利用无人机成功查获一起非法采矿案
- 北京海关今年已查获2700余批次涉嫌侵权商品
